坚固的国防不仅需要锐利的长矛,更需要牢固的盾牌。人民防空建设,正是这面守护千家万户的坚实盾牌。
人民防空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你是否想过,我们身边那些平时作为停车场、超市的地下空间,战时如何变成保命的安全所?
这背后是一套精密的国家标准与规范在支撑。而这套标准的制定者,已经从过去的军队科研机构转向了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为代表的民用建筑标准制定单位。
这一转变背后,体现了我国人防建设思路怎样深刻的演进?
01 军事起源,总参工程兵四所的初创之功
新中国的人防工程建设源于国防军事防护工程的需要。尤其是在冷战背景下,为应对潜在的核威胁和空袭危险,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人防工程建设。
早期人防工程主要是为满足战时防护需求,突出了防御功能。总参工程兵四所(现为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作为军队系统的科研机构,牵头制定早期人防标准具有天然合理性。
他们熟悉军事防护需求,了解战争特点,能够从纯军事角度确保工程的防护效能。
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颁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规范人民防空工作的法律,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建设步入了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02 时代转变,人防建设与住建领域的深度融合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防建设越来越需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紧密结合。
人防工程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防护设施,而是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民用建筑地下室等结合起来建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简称“标准院”)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人防工程设计研究的单位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完成了大量科研、开发、设计工作,特别是在防空地下室设计、研究以及人防防护设备研发领域。
近年来,标准院累计取得了50项防护设备国家技术专利(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6项),并研发出适应地铁人防建设需要的类型、型号、规格齐全的地铁防护设备专用系列产品。
03 标准制定,民用建筑标准院的主导作用
2024年10月12日,厦门市地方标准《轨道交通工程人防设计标准》(DB3502/T146-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厦门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牵头制定,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制。
这一标准基于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结合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试验验证,完善了防空袭、防台风、防洪涝等方面的关键内容。
2025年3月26日,《人防工程专用设施设备维护及管理》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南海区雅汇悦豪国际酒店会议厅顺利召开。该标准作为广东省首个针对人防工程专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的团体标准,其编制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人防专家的鼎力支持。这标志着南海区在人防工程科学化、标准化管理领域迈出突破性一步,对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要求明确、标准清晰”提供模板,避免了因标准不清而导致的管理缺失。
2025年5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确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人民防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
这些案例意味着民用建筑标准制定单位已经在人防标准制定中扮演了重要甚至核心角色。
04 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时代要求
有别于纯粹的军事防护设施由军队独立开展的情况,人防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需要军民共建平战结合。
现代人防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军事用途,而是向着“平战结合”的方向发展。大多数早期人防工程已不具有战备功能,但仍具有较高的空间使用价值。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大都地处城市核心区域,地上空间资源紧张,各单位均希望利用早期人防工程缓解地上房屋资源紧张局面。
另外,人防工程要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平时轻战时的传统作法,要从对数量和规模的追求阶段向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上迈进。
05 未来展望,人防标准发展的新趋势
人防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战时防护和平时的使用需求。未来的人防标准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更加注重平战转换的便捷性。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是人防实质性准备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项量大面广、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
更加注重与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开发。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人防工程需要与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设施等统筹规划。
更加注重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
建立人防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人防工程平战转换预案纳入人防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由“点对面”向“点对点”转变。
------
2025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发布的《人民防空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人防标准的制定、组织实施以及监督工作。
现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人民防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正在组织更新实施一系列新的人防标准。
人防标准从纯军事导向到平战结合的演进,反映了我国人防建设更加科学化、实用化的发展方向。
现在和未来的人防工程,将不仅是战时的保命所,更是平时城市生活的重要空间,真正实现“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宗旨。